据央视财经4月4日消息,从去年8月开始,木材价格逐步上涨,很多对木材需求量大的下游企业苦不堪言。一些大的家具企业因为还有库存,可以供应一段时间。而这种情况却让一些小家具厂不得不关门。
在央视财经《天下财经》的该期节目中,以【木材价格走高,下游企业苦不堪言】和【国内木材市场需求量大,终端涨价成定势】两部分对目前的木材市场作了报道。
在该期节目中,有一段与某家具厂老板的采访对话,引起了关注。
江苏苏州某家具公司董事长 周云洪:
“像进口的黑酸枝,去年差不多一个柜,是16000元到17000元,现在已经涨到23000元到26000元,但是家具到今天为止,5%都不敢涨。”
关于原材料价格的急剧上场,而下游家具厂却不敢涨价,乃至一些小家具厂无奈关门停业等,完全是身边正在发生的现实状况,行业中人都感同身受。
而关于黑酸枝的价格,新闻采访中该家具厂老板的原话是:“去年差不多一个柜,是16000元到17000元,现在已经涨到23000元到26000元”。这句话容易让人产生误解,事实上,新闻中所说的16000、17000以及23000、26000应该是一吨的价格,而不是一柜的价格,市场上也不存在一两万一柜的红木。
另外,结合市场现状判断,该家具公司老板说的这个黑酸枝,应该是印尼黑酸枝中的阔叶黄檀。
央视财经还报道,我国是全球第二大木材消耗国,也是第一大木材进口国,木材对外依赖度超过50%。
近年来,随着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断推进,对进口木材的依赖程度也逐年加大。而木材价格上涨的原因,业内人士分析,由于疫情和天气原因,部分产材国减少了原木砍伐工作,供应减少,叠加海运费处于高位等因素所导致。